內州無黨派、非營利性的政策優先奎因研究中心(Kenny Guinn Center for Policy Priorities)指出,內州11月選舉投票任務非常“繁重”,選民不僅需要擇選新的州長,還要換屆擇選出1個國會參議員、4個國會眾議員、21個州參議員、以及11個州眾議員。
(本報記者晨楓)內州無黨派、非營利性的政策優先奎因研究中心(Kenny Guinn Center for Policy Priorities)指出,內州11月選舉投票任務非常“繁重”,選民不僅需要擇選新的州長,還要換屆擇選出1個國會參議員、4個國會眾議員、21個州參議員、以及11個州眾議員。此外,選民還要“慎重”進行6項公投,其中4項涉及內州基本憲法的修訂。為了保證選民投票前能真正地了解6項公投的事實,奎因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Meredith Levine專門舉行了一場公投釋疑會來向選民解惑。
公投項1,即瑪西法案(Marsy's Law):又稱受害人權利法案(Victim's Bill of Rights),因應1983年加州女學生Marsalee(Marsy)Nicholas被前男友謀殺案而設立(她被謀殺後僅一周兇嫌即獲保釋,後來她的父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某雜貨店與兇嫌面對面,這使得受害人的父母悲傷欲絕),加州已經批準;該法案將廢除並取代內州憲法第I條第8(2)條,從而為受害人提供特定的權利:受害人有權獲得保護自身和親屬權利的相關司法服務;有權出席案件的所有公開程序,及時恢復受害人的相關權益(如涉案扣押財物等);受害人及親屬可獲得隱私保護、免恐嚇和騷擾,案件被告的保釋、判決、入監、釋放等均應考量受害人的安全、作證訴求等等權益保護。內州民主黨國會眾議員緹娜.提圖斯(Dina Titus)和內州長候選人Steve Sisolak等均已經表態支持,但辯護律師組織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等卻反對。法案涉及內州憲法修訂,因而即使在11月獲得公投批準,仍須2020年再闖關公投,而後才能修訂憲法,成為新法律。
公投項2,即“粉紅稅”免稅法案(‘Pink Tax’ Sales Exemption):法案謀求免除衛生棉條、衛生巾等女性產品的地方和州銷售稅。支持者稱這些女性用品只有女性使用,征稅存在性別歧視,反對者認為免稅會讓州損失500-700萬美元的稅收,進而影響教育、消防等撥款;該公投項於2017年立法會獲批,此次公投獲批後將正式成為新法律。
公投項3,即能源選擇倡議法案(Energy Choice Initiative):謀求重組內州的能源供應市場,廢除內州能源的供電壟斷地位(控制州90%供電市場),允許消費者自主選擇供電。支持者稱有競爭性和可供選擇的能源供應可降低居民的電費,反對者則稱改變市場結構並不會降低電費;該公投項涉及憲法修訂,2016年公投獲得了72%的投票批準,此次為2次公投闖關,一旦再次獲批(超50%投票率)即可成為新法律。
公投項4,即醫療患者器械免稅法案(Medical Patient Tax Relief Act):與公投2類似,尋求免除殘疾人輪椅、氧氣罐(依靠氧氣維生或彌留患者使用)、助推輸料泵、拐杖、及嬰兒呼吸暫停警示器等醫療設備的銷售稅。支持者認為免稅可減輕殘疾人及其家庭的負擔,且有利於老年人和低收入居民的減稅,但反對者稱免稅會造成普通納稅人的額外負擔,意味著須繳納更多的稅金來填補稅金窟窿來負擔警察、消防、圖書館、及教育的資金需求。奎因中心的數據顯示,內州有7%的人口使用上述設備,但內州財務官員尚無法確定免稅所造成的稅減額度。
公投項5,即選民自動登記法案(Automatic Voter Registration):當前內州居民前往DMV更改地址或申請新駕照時必須“自主”選擇是否進行選民註冊,而新法案將自動為居民進行選民身份註冊,除非主動選擇退出登記,一旦自動註冊則居民會被註冊為無黨派(可更改),但不會改變已登記選民的黨派。支持者稱法案可“挖掘”新選民逾12萬人,從而擴大選民名單,但反對者稱註冊與否不影響是否投票,政府不應通過“手段”強制居民註冊。
公投項6,即可再生能源促進法案(Renewable Energy Promotion):法案謀求內州的供電商必須在2030年前保證50%供電來自清潔能源電力,目前內州制定的清潔能源目標是至2025年達到25%。支持者稱有利於州強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並創造新的就業和經濟發展點,但反對者稱目標“太繁重且昂貴”有些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