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政府近年大力打詐,許多車手與機房都遭瓦解,詐騙集團面對車手「缺工潮」,竟招募外籍移工充當新血;警政署統計,外籍人士在臺涉犯詐欺案,平均每年約百人上下,去年卻暴增到328人,且大多數是移工。
今年4月,2名印尼籍逾期居留女移工,在臺中豐原超商ATM領錢,被休假員警認出逮捕;去年4月,1名來臺擔任看護的菲律賓籍女移工,將帳戶提供給詐騙集團,更趁與雇主去醫院時到ATM領錢被逮。
據了解,這些多是透過合法管道來臺工作的移工,本來從事勞動力高的傳統產業或幫傭,因薪水要負擔高額仲介費,於是趁休假外出當車手「賺外快」,幾千元的酬勞對移工來說是「高薪」,詐騙集團甚至還會要求他們去遊說同鄉一起「兼差」。
警方分析,在詐騙集團組織中,車手「位階最低、報酬最少、風險最高」,為躲避追查,車手有時要搭車南北奔波領款,可說是詐騙犯罪分工的「苦差事」;加上車手的「專業度低、替代性高」,過去詐騙集團不愁找不到車手,但在警方大力打詐下,車手生態開始丕變。
原本取款車手多為年輕人,寒暑假期間還有學生族群加入,後來不少「大叔」、「大嬸」中年失業或賦閒在家當起車手,但因集團性詐欺罪刑責越來越重,加上被逮後遭被害人求償鉅款,使得車手越來越缺工。
警方研判,詐騙集團找上移工當車手,看準他們普遍缺錢,不明瞭臺灣刑責,加上合法來臺的移工有固定處所,不怕找不到人。以車手酬勞而言,一般領10萬元可拿2、3000元,不少臺籍車手嫌少,但對每月只領基本工資的移工來說卻是「鉅款」。
而且,移工大多不會說中文,會說中文者也有濃厚口音,易被拆穿,只能派去當車手領錢;有警官則認為,詐騙集團也擔心僱用失聯移工會領了詐款就跑,必須派人盯梢,只好選擇合法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