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賭城天天報 主頁 > 新聞 > 臺灣新聞
春運一筆時間經濟帳 逃難返鄉成記憶
新聞來源:賭城天天報發佈作者:綜合報道發佈時間:2019-02-04
 【綜合報導】春節返鄉對臺灣民眾可能是一張票、或是一段路程,在中國大陸卻是火車轉地鐵搭客運車,更偏遠者甚至要坐段摩托車,歷經個三天兩夜才能回家團圓。
  春節大年初一前的春運其實分兩時段。大陸傳統過年有「小年」說法,依照南北風俗不同訂為臘月23日或24日,今年北方臘月23日是元月28日。亦即,小年開始才進入返鄉人潮高峰階段。
  回家過年是一本經濟帳。高鐵雖然快速便捷、但車票貴,傳統火車是許多農民工的首選,如何選、也有學問;例如,站站停的慢車班次價格低廉,可時間不一定能換到金錢。
  以要回四川的小芳為例,她買的是晚上23時出發的硬座火車,回到成都要30多個小時,站站停列車要40多小時。她笑著說:「在車上不吃飯啊?一個盒飯40塊錢,多吃就是多花錢!」
  除了金錢開支,路程也要考慮。小芳抵達成都站後,還要轉搭客運車到縣城,再從縣城搭中巴客車回農村老家。對她而言,性價比最高的是30多小時的火車,可以控制在48小時內到家。
  事實上,火車因為往年人擠人場景太震撼而成為春運象徵,但公路客運才是運輸旅客的最主要工具,以2018年為例,40天春運的公路客運數高達24億人次,最經典是2014年春運,公路運送高達32億人次。
  春運返鄉在中國大陸的艱難度日益降低,除了火車、航空等交通工具運量提升外,私家轎車、出國旅遊、反向春運等出行型態多樣化,也間接減輕大眾運輸系統的負擔。
  今年一月中國大陸最火紅的短影片「啥是佩奇」,有段劇情是原本回家過年的兒子,決定開車回老家先接父親到城裡過年。理由無他,這幾年很多大陸有車階級發現,與其堵在回家路上寸步難行,不如逆向、「反向春運」。
  反向春運成為一股新潮流,主因是「80後」、「90後」買房定居在沿海大城市,以及「反向」的飛機票、車票更便宜、更容易購買。
  此外,另一類反向春運是觀光旅遊,典型象徵是海南島。
  中新社此前報導,海南的春運與廣州的春運明顯不同。廣州主要是在春節前將旅客發送中國大陸各地,主要是務工、探親、學生客流。海南春運則是全中國旅客集中到海口和三亞,主要是旅遊客流。
  2018年2月18日,持續大霧加上春節黃金周返程高峰,瓊州海峽大量旅客和車輛滯留,數萬名旅客無法及時離開海南島,而此事件也讓外界得知,每年春節竟有成千上萬自駕遊汽車到海南。
  春運反映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廣東佛山作家司長冬曾撰寫1999年在廣州火車站搭車的文章稱:「每當發走一班車後,地面就會留下厚厚的垃圾,有丟棄的面巾紙、泡沫飯盒、礦泉水瓶、易開罐,還有被踩掉的鞋子、拉桿箱掉下的輪子、扯破後被扔掉的各類袋子等等。」
  他寫道:「洶湧的返鄉大潮簡直擠爆了廣州火車站。此情此景,讓我不禁悲哀地埋怨:這是誰定下的規矩?為什麼春節非要回家呢?費錢、費力、受罪、受欺負,這哪是回家過年啊,簡直就是在打仗,是逃難!」
恆豐銀行4
戒烟 3
Lvy Li 太陽能 2
林孟儒
Hua Lawer
熊維羆大腸直腸 广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