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愛講「不好意思」,可用在生活中大小事,英國《BBC》撰文介紹臺灣特有的「不好意思」文化,專家認為臺灣人講不好意思的文化,和日本殖民歷史及儒家思想有關,代表臺灣的禮貌,這已貫穿臺灣文化的整個思想體系。
【綜合報導】臺灣人愛講「不好意思」,可用在生活中大小事,英國《BBC》撰文介紹臺灣特有的「不好意思」文化,專家認為臺灣人講不好意思的文化,和日本殖民歷史及儒家思想有關,代表臺灣的禮貌,這已貫穿臺灣文化的整個思想體系。
根據《BBC》報導,長住美國的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副教授張嘉如受訪時解釋,臺灣人一直愛用「不好意思」,這是臺灣的一種口頭禮貌,「當我們打斷別人或尋求幫助時,我們會使用這句話,甚至經常用這句話當作對話的開頭。」
報導提到,在臺北搭捷運,經常可以聽到「不好意思」;在e-mail信件中,臺灣人也往往用「不好意思」當作開頭,代表「打擾了」等意味。臺灣的「不好意思」已經超越了道歉的意義層面,更是表達一種感覺、行為,貫穿了臺灣文化。
文中指出,對不知情的人來說,臺灣似乎是最癡迷於道歉的國家,但其實「不好意思」代表了臺灣人謙虛和害羞的一面。臺師大教授李勤岸提到,臺灣接受日治時期和儒家思想,對臺灣形成道歉文化影響巨大,「不好意思」是臺灣傳統,與他人保持禮貌的關係。
李勤岸也認為,這個在華人世界獨有的文化,在中國或馬來西亞也不常見,因為臺灣更重視禮貌,他認為臺灣深厚的不好意思文化是維持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讓臺灣社會更和諧。不過,也有臺灣學者和民眾認為臺灣人過度道歉了,認為不好意思可能變得有點虛假,無法表達語意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