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交通部觀光局上半年最新來臺旅客統計出爐,來臺中國旅客持續回溫,微幅成長三.八五%;學者分析,預期自由行中客會持續增加,「破碎式旅遊」將成為全球趨勢,傳統旅行社應思考如何轉型、開發在地化行程,爭取自由客青睞。
中客市場持續回升,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劉喜臨分析,自由行是全球趨勢,可以預期的是,未來自由行中客也會不斷增加,臺灣旅行業應該思考的,不再只是接團,而是開發在地化旅遊行程吸引自由行中客參加。
劉喜臨舉例,自由行旅客型態很多,有完全獨立規劃、自己走行程的背包客,也有半自助類型的親子客或商務客,這些人不喜歡從頭到尾跟團,旅行社可以按各地特色排定行程,例如上午到金瓜石體驗山城小鎮的風光,或是上午睡到飽,下午再出發去走步道、晚上看九份夜景,讓消費者自行組合旅遊產品的「破碎式旅遊」將是未來趨勢。
近兩年臺北街頭、各大觀光景點四處可見韓國觀光客,不過去年來臺突破百萬人次、坐穩觀光外匯第六大市場的韓國客源,自今年二月起,連五個月衰退,下滑幅度達四.一五%;過去是基本盤的港澳市場,則是今年上半年亞洲地區衰退最多的區域,下滑幅度逾六%。
靜宜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兩年前因為韓國綜藝節目「花漾爺爺」帶動韓國來臺熱潮,但之後臺灣觀光就缺乏新話題。
劉喜臨說,韓國市場早期以年輕人為主力,多集中在華山文創園區等藝文場所,或是以花漾爺爺拍攝場景為主要旅遊景點,團客行程以野柳、九份為主,韓國當地旅行社多次在雙邊會議表示,臺灣旅行社的產品不夠創新、多元,應多包裝不同的旅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