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兩岸開放交流以來,隨著臺灣醫療技術長足進步,大陸民眾從過去赴臺首選健檢、醫美,逐漸轉為重癥醫療,考量到大陸在重癥醫療無論技術、治癒率皆不如臺灣,近年不少罹患癌癥的大陸患者選擇來臺就醫,逐漸形成一種高端新商機。
2012年,政府開放陸客申請健檢醫美簽證,大陸地區人民來臺醫美、健檢人數持續增加,來臺就醫後,見識到臺灣在醫療技術上的進步。據全球癌癥生存趨勢監測計劃(CONCORD計劃)第三階段的數據,光以肝癌來說,臺灣27.9的五年存活率,就達大陸兩倍之多。
看準這波就醫潮,康達信誠國際醫療諮詢中心媒體公關總監白全成受訪指出,大陸醫療資源普遍不均,城鄉差距非常大,癌癥五年存活率也不如臺灣,不少大陸患者正在考慮赴臺就醫。
以費用來說,白全成分析,就大陸患者而言,來臺就醫費用相當於在大陸自費醫療,甚至有些手術及進口藥品費用比大陸還便宜。
另一方面,比起歐美先進醫療國家,白全成指出,臺灣手術費用僅是許多歐美國家的五分之一,以肝臟移植手術來說,在臺灣動手術費用不到美國十分之一、不到新加坡的六分之一。
白全成表示,目前大陸患者詢問赴臺治療的癥狀,大致分成四類,分別是癌癥、不孕癥、脊椎、兒童特殊疾病,許多患者正在評估中。
值得關注的是,大陸這波就醫潮,是否影響臺灣既有的健保體制,引發分食醫療資源問題?白全成表示,大陸民眾來臺就醫,不在健保承擔範圍內,在「使用者付費」原則下,所需治療費用全額自付,不會有分食健保資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