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弱勢兒童脫貧機會,行政院會昨拍板通過《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草案,凡去年元旦後出生的弱勢兒童,經申請設立帳戶,由政府與家長每年各提撥最高1.5萬元,到18歲為止,最高可領54萬元的第一桶教育創業基金。衛福部說,該方案18年投入261億元經費,每年受惠約1萬人,估計至2034年有18萬兒童受益。
閣揆賴清德昨裁示,「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是藉由政府提供長期儲蓄之鼓勵措施,協助弱勢兒童及少年累積資產,自立脫貧,為其未來之發展奠定基礎。行政院表示,該草案已列為優先法案,希望盡速通過。
草案規定,實施對象為去年1月1日以後出生、具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長期安置2年以上的兒童與少年。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長李美珍說,在開立帳戶後,由家長每人每年最高存入1.5萬元,政府相對提撥每人每年最高1.5萬元,總計1年最高可存入3萬元。
該帳戶18歲前都不能提領,年滿18歲後成為他們的第一桶金,最高有54萬元。此作法可讓弱勢童也有接受高等教育或職訓、創業等人力投資的機會,避免他們長大後陷入低學歷、低技術、低社會參與的循環。
草案也規定,存款上限由主管機關公告,可每4年參照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一次,存金利息免納所得稅;且該帳戶存款不計入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的「家庭財產」,也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的標的。
此外,若開戶人連續6個月未存款,將進行輔導及提供協助;若18歲前中途脫貧,將給1年緩衝期,1年後確定脫貧後,政府不會再存入相對資金,帳戶也從定存利率改為活存利率;若脫貧後隔幾年又符合資格,還是可以再度加入。
李美珍指,政院於去年11月已核定「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推動方案」,並於今年6月開辦,已有2529人申請開立帳戶。
衛福部長陳時中指,以臺灣總人口5%推估經濟弱勢兒童,每年受惠約1萬人,估計截至2034年有18萬兒童受益。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李彥秀認為,政策立意良善,改善貧窮世襲問題,但配套上仍要有完善規劃,例如低收入戶的經濟狀況可能已捉襟見肘,要另外撥款儲蓄有其困難。
李彥秀說,條例設計儲蓄到18歲,仍不是《民法》成年年齡,可能引發青少年與家長對於存款處分及所有權的爭議。
綠委吳玉琴則說,以臺灣社會流動來看,老人一旦進入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要翻身很難,但是孩子還有希望,因此她樂觀看待該政策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