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九月底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建議,引述美國研究指青春期的生理時鐘不適合早起,建議高中生應延後上課時間,獲得逾六千人附議連署。教育部在召開多場公聽會後,昨公布新規定,明年八月新學年起,高中職生每周至少可有兩天,在第一節開始上課前(約八時)到校即可,免參加學校早自習。許多學生和家長叫好,但也有偏遠學校、學生憂心校車無法
高中職現每天第一節課約八時開始,大多學校規定學生須在七時三十分到校,參加早自習或朝會,許多高中職生反映太早上學「睡不飽」。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楊國隆說,各界意見大致希望早自習不要登記學生遲到,第一節課前的活動由學生自主安排,因此新的高中職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定,各校上午第一節開始上課前,可實施非學習活動,若是全校集合活動,原則每周不超過兩天;另每周至少安排兩天,由學生自主規劃運用並決定是否參加,上述參與狀況不得列入學生出缺席紀錄,而各校依民主程序,與學生、教師及家長充分溝通後訂定作息時間,建議以班級為單位實施。
楊國隆指,教育部所管轄的國私立高中職,若未依規定辦理,國立高中校長將會影響考績,私立高中職則可先要求改善,否則最重將可扣獎補助款或減招;而國中小屬縣市政府管轄,教育部希望未來也能比照辦理。對此,北市教育局說將尊重各校決定。
北市成功高中李姓學生說,提早到校不是睡覺就是考試,支持延後到校,只是一周只有兩天晚到太奇怪,應每天都可延後。臺中二中陳姓學生說,一大早七時多根本昏昏沉沉,無法專心,不如睡飽一點,有精神上第一堂課。但也有偏鄉學生擔心,若校車無法配合一周兩天晚發車,那還是得天天早起,無法受惠。
北市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說,該校目前每周二、四有朝會,早上七時四十分要到校,住較遠學生可申請免參加,其他三天學生八時到校即可,新規定對建中沒影響。高雄中學校長謝文斌說,原則支持學生不要太早到校,但要考慮相關配套,如學生校園清潔的時間如何安排等。
臺中私立致用高中校長陳添旺指,該校學生大都七時三十分前到校,坐校車較不會遲到,坐公車較有遲到情形,若一周可有二天較晚到校,可預見會產生混亂,學校生活管理無法一致性較會困擾。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陳鐵虎說「樂觀其成」,但因不同學校狀況不一,有的學生要跨區就讀,各校應因地制宜。高中生家長黃小姐說,因小孩念書要早到校,害全家作息都提早,若兒子八時才須要到校,父母也可睡晚一點。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說,教育部想法有進步,但幅度還不夠,學生應五天都可不用到校早自習,教育部也應特別留意私校是否遵守此規定。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認為,早自習原用意是讓學生看書,但現卻被許多學校拿來考試;除了有兩天讓學生延後上課外,另外三天教育部也應認真查核,不要讓學校都拿去考試,可善用時間做各種活動如進行生命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