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麥粉、酵母等材料混合製作而成的法國麵包(或稱長棍麵包),是法國代表性食物,也象徵法國永恆的文化象徵之一,其外皮堅硬、中間軟嫩的法國麵包,至今仍為法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同時也深受台灣人的喜愛,在各大賣場及麵包店,都能看見它的身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1月30日更授予其製作法國麵包的技術及歷史文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地位。
法國麵包被授世界文化遺產
由小麥粉、酵母等材料混合製作而成的法國麵包(或稱長棍麵包),是法國代表性食物,也象徵法國永恆的文化象徵之一,其外皮堅硬、中間軟嫩的法國麵包,至今仍為法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同時也深受台灣人的喜愛,在各大賣場及麵包店,都能看見它的身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1月30日更授予其製作法國麵包的技術及歷史文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地位。
據法國當地媒體《France 24》報導,法國麵包最初起源為,一名奧地利麵包師傅奧古斯(August Zang)所發明。每年法國烘焙超過60億條法國麵包,等於每日大約生產1600萬個,如今外來飲食興起,漸漸影響大眾飲食習慣,其相關製造行業正面臨挑戰。
據法國麵包師聯合會表示,因外來食物的增加、工業化麵包店普及、超市開在農村地區等因素,導致法國民眾的口味改變,進而衝擊法國麵包的地位,「正努力捍衛其麵包的市場、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可稱無形文化資產,是指對某地區文化傳承有重要意義的行為或表現,如民俗、文化等。如今,法國麵包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世界各地享至高的傳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