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專家瑞特納今天說,他不認為美中經貿關係惡化將導致中國在南海與臺灣從事更多挑釁,但美中無法敲定協議是否導致美國採取強硬手段例如加強南海軍力部署,才是關鍵。
【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專家瑞特納今天說,他不認為美中經貿關係惡化將導致中國在南海與臺灣從事更多挑釁,但美中無法敲定協議是否導致美國採取強硬手段例如加強南海軍力部署,才是關鍵。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中貿易戰當今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分別調漲關稅以為報復,僵局一時難解。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副主任瑞特納(Ely Ratner)表示:「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中部分人士而言,調漲關稅是為了施壓中國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從而深化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瑞特納曾任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的顧問,他指出:「其他人則認為,美中在經濟上互相依存是美國的一大弱點,此一問題必須解決。美國的目標究竟是要更為互惠的經濟關係,或是減少對於彼此的依賴?」
至於美中貿易戰對於臺灣與南海局勢的影響,瑞特納分析,他不認為美中惡化的經貿關係,必然導致中國在南海與臺灣採取更挑釁作為,並說問題的關鍵較可能在美國這邊。他指出,美中無法敲定貿易協定是否會促使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措施,值得觀察。截至目前,美國為了與中國敲定協議,並未這麼做。
他認為,川普所採取的強硬措施可能擴大到國家安全領域,例如在南海進行更多的軍力部署。
華盛頓郵報說,多年來美國藉著經濟相互依存作為與中國維繫關係的穩定力量,猶如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Hank Paulson)所言,經貿關係構成美中關係的「安定力量」。
報導中指出,當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經貿齟齬升高,人們意識到過去那些穩定的日子已一去不返。美國面對中國時,穩定與克制的誘因減少了,使人擔心經貿緊張可能擴大到其他範圍,影響到其他領域的競爭,其中包括臺灣與南海。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把這些糾葛分而治之─也就是說必須維持緊密的經貿關係,即便在國家安全方面彼此競爭─我不認為這仍行得通。我不認為我們具有昔日商界對於這種關係的堅強支持;對我來說,競爭環境已從根本改變了。」
報導中說,在此同時,鮑爾森不再形容美中之間的經貿關係是維繫雙邊關係的安定力量,反而警告「經濟鐵幕」恐將降臨美中之間,並指出針對美國經濟隨之而來的風險。
鮑爾森在今年2月發表演說指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國家安全的疑慮如今幾乎已滲透到美中經濟關係的各個層面。
中東和平首部曲 美祭經濟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