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榴槤特殊風味近年受到中國客瘋狂賞識,在馬來西亞政府鼓勵擴大種植東南亞「水果之王」賺外匯的政策帶動下,當地企業積極伐林闢地進軍這個新興市場,繼伐木業及棕櫚油業,已成導致該國雨林大片消失的另一元兇,棲息當地的動物恐成最大犧牲者。
【綜合報導】鑑於榴槤特殊風味近年受到中國客瘋狂賞識,在馬來西亞政府鼓勵擴大種植東南亞「水果之王」賺外匯的政策帶動下,當地企業積極伐林闢地進軍這個新興市場,繼伐木業及棕櫚油業,已成導致該國雨林大片消失的另一元兇,棲息當地的動物恐成最大犧牲者。
中國首都北京一處水果攤,就向法新社大力推崇馬來西亞榴槤,稱其香甜度更甚出口量全球第一的泰國榴槤,他的顧客愛不釋手,最火紅的金黃厚肉「貓山王」一顆甚至可賣到八○○人民幣,「我的客人不在乎價錢,他們只要最好的。」
馬國出口原以棕櫚油為主,但價格日漸低落,農人因此開始把重心放到榴槤上。這種水果在當地原本多在休閒農園少量種植,為了搶食中國市場大餅,加上政府力挺賺中國錢,如今已進入企業化生產規模:去年一至八月,外銷中國金額高達七四○萬令吉,比前年同期成長超過一倍;且馬國預計,去年八月與中方進一步簽署的出口協議,可在未來十年達成冷凍榴槤外銷共四十四.三萬公噸的目標。
以馬國中部森林密布的彭亨州勞勿縣為例,近日即見大片雨林遭砍伐,光禿禿山坡由滿地套有保護網的榴槤苗取而代之,河流污黑、充斥著伐木殘留的樹幹與樹枝,旁邊就是猴、鳥等野生動物棲息的森林保護區。上述種植區外頭,掛著當地由「豐收生產」(Ample Harvest Produce)經營的告示牌,「馬來西亞保護自然遺產組織」(PEKA)質疑當局放任砍樹,但該公司與當地政府一律拒絕回應。
馬國東北部吉蘭丹州去年就曾發生部落阻止企業進駐伐木的案例,馬國聯邦政府認定百姓有理,反指州政府未捍衛他們的土地相關權利。馬國農業部向法新社強調,馬國榴槤產業雖依舊可望逐漸擴張,惟「不鼓勵在新區域伐林」,若為種榴槤而砍樹,也須遵守環境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