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巴黎協定遏止全球暖化的降溫目標,世界多國科學家正建造巨型風扇,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研究推動「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例如以氣球釋放化學物質使陽光變暗,希望能使地球降溫。支持者相信,這些冒險、昂貴的計畫乃迫切之需,尤其是在美國退出該協定之後。
瑞士公司「Climeworks」已於五月開始,以巨型風扇和濾網吸取二氧化碳,並將氣體賣給附近的農業溫室,作為種植蕃茄和小黃瓜的肥料,而且還與德國車廠奧迪(Audi)合作,希望將碳轉為綠能。該項計畫斥資兩千三百萬美元,被稱為全球首個「商業捕碳工廠」。要在空氣中分離出二氧化碳手續並不簡單,因為二氧化碳僅佔空氣的○.○四%,純二氧化碳在瑞士一公噸要價約三百美元。
「Climeworks」估計,從空氣中抽取二氧化碳,每公噸成本約六百美元,但該工廠至二○一七年年底抽取容量僅有九百公噸,等於四十五名美國人的年度碳排放量。然而,該公司雄心勃勃,預期將成本降至每公噸一百美元,並在二○二五年前抽取全球一%的人為碳排放量。
此外,加拿大「Carbon Engineering」、美國「Global Thermostat」及荷蘭「Skytree」等公司也從事直接捕碳。全球的捕碳企業近年來紛紛從各國政府、歐洲太空總署(ESA)或是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等企業家手中,取得大量的資金支持。
除了捕碳以外,地球工程是也是對抗暖化的方案之一,其作法包括使陽光變暗、將鐵倒入海洋吸碳、或者試圖造雲。哈佛大學的一項「地球工程」計畫於二○一六年成立,目前已募集七百五十萬美元民間資金,定於二○一八年在亞利桑那州進行首次戶外實驗,打算以高空氣球在同溫層中釋放一公斤的化學物質,有可能是碳酸鈣,看能否在小範圍內使陽光變暗。
不過,一些研究指出,以化學物質使陽光變暗,可能影響全球的天氣模式,擾亂重要的雨季。許多專家認為,這些方法轉移了焦點,因為碳排放是造成暖化的主兇,減碳才是當務之急。但是面對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許多政府已沒有選擇必須行動,因此許多專家評估,從空氣中抽收二氧化碳,是風險較低的選項,值得投資與進行試驗。
諸多減碳方案中,最自然的作法是種植森林,當植物生長時會吸收二氧化碳,但需犧牲大量農地。建造焚燒木頭的電廠、將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埋入土中也是選項之一。最後則是造雲,將陽光反射至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