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熊維羆 2023.5.19
大腸直腸肛門疾患簡介 便秘-器質性便秘2
(續前文)
分類
器質性便秘一般分為腸道器質性便秘和非腸道器質性便秘。
1.非腸道器質性便秘分為腸道外腫物壓迫,神經性病變,代謝及內分泌性疾病。
2.腸道器質性便秘有腸道神經肌肉病變,結腸阻塞,肛門直腸病患等。
臨床表現便秘的症狀比較突出,但同時伴有其他病理表現。診斷可根據病史,體檢及相關檢查。
症狀
器質性便秘是指由於臟器的器質性病變(如消化道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藥物及化學品中毒、神經系統疾病等所致的便秘。例如腸粘連及不完全腸梗阻的病人,均可發生便秘,這種便秘就屬於器質性便秘。
診斷
一般便秘檢查項目有糞便、血液等一般性檢查和腸道X光與大腸鏡檢查;近日醫藥科技發達,更可透過「直腸肛門生理學」的檢查,正確地診斷出便秘的病因,檢查項目包括:肛門直腸壓力檢查、直腸肛門抑制反射及直腸容積測定、動態排便攝影、肛門括約肌肌電圖及會陰神經傳導測定、大腸排空時間測定和肛門超音波等,待病因確定後,對症治療,治療率高達八成,且不必擔心副作用。便秘的治療在於消除病因,不論是習慣造成或是疾病造成,均應找出病因,對症治療,才是一勞永逸之法。
治療
對器質性便秘,針對病因治療為主,對症治療為輔。根據原發病的不同,用藥物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1.機械性梗阻性便秘
如結腸梗阻,結腸腫瘤,子宮腫瘤壓迫等,則必須經過手術治療才能根本解除便秘症狀。而腸結核所致的便秘,多需用正規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才能有效。
2.繼發性便秘
如腦血管病,糖尿病,鉛中毒等疾患引發的便秘,只有這些原發疾病治療好轉後便秘症狀才能改善。
3.出口處梗阻性便秘對直腸前突,可通過手術修補缺損,消減直腸前壁的薄弱區,類似疝修補術,從而根治此行便秘,對直腸粘膜脫垂症,可行直腸黏膜縱行縫合疊加硬化劑注射治療:對恥骨直腸肌綜合症者可手術切斷或切除部分恥骨直腸肌,解除其痙攀肥大引起的梗阻;而對會陰下垂及盆底肌痙攀綜合症者,則以強身健體等保守治療為主。因此,器質性便秘僅是全身各系統疾病的一個症狀,對這種便秘,必須追根究源找出原發病,只有對原發病進行有效的治療,便秘症狀才會改善。如果一味用瀉藥導瀉治療,則會耽誤原發病的診治甚至或加重病情。
什麼情況下的便秘要就醫
便秘若是因不良的排便習慣引起,應積極日常生活改善做起,但若便秘有下列情況發生時,應立刻就醫:
·從來不便秘,卻突然發生便秘。
·便秘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便祕不見好轉,已成痼疾。
·合併有腹痛、嘔吐等症狀。
·糞便中帶血或黏液。
·大便形狀不規則。
防治
有便秘傾向的人,不管是由疾病引起或習慣性便秘,一定要去看醫生,接受治療;除此之外,從日常生活中,改善飲食習慣和加強運動量,也是預防便秘很好的方法。為了防止便秘的發生要先從除去便秘致病因子開始做起,請多注意以下的生活保健法:
1.多吃含纖維食物
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是造成便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要多吃高纖維的食物,如:胚芽米、麥片、豆類、水果、蔬菜、海藻......等。
2.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繁忙的工商業時代,有些人連排便的時間都沒有,久而久之即形成便秘。所以無論如何,每天一定要給自己固定時間去培養便意。
3.多喝開水
每天補充二千至二干五百cc左右的水分,讓糞便維持適常的軟硬度,特別是起床後喝一杯水有助排便。
4.適當的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增加腹壁肌肉和其他排便肌肉的收縮力量。
5.勿養成服用瀉藥的習慣
依賴瀉藥排便,久而久之會使排便功能衰退,導致無法自然排便。
6.忌吃加重便秘的食物
奶製品、豆干、蘋果、濃茶......等,都是會加重便秘的食物。
7.規律的飲食生活
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勿吃宵夜,以免造成腸胃的負擔,破壞腸胃規律的運作。
8.避免精神緊張、壓力過重
精神緊張會抑制排便反射;壓力過重會導致內分泌失調,這些都是加重便秘的因素。
9.避免脂肪不足
多數人總是認為脂肪熱量高而避之不吃,其實脂肪不僅具有潤糞的功用,而且脂肪酸也可刺激腸蠕動。
10.按摩腹部、刺激腸胃
每日按摩腹部,可以讓腸胃得到適度的刺激,使排便功能恢復正常。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