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疾病COVID-19簡介專輯 (十九)
續前文
《法新社》報導,位於曼哈頓上西城(Upper West Side)的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and Co)經理奧斯特葛倫(Michael Ostergren)說:「能夠重新回來太棒了。」店門一開,就陸陸續續有顧客上門。
而在皇后區(Queens),於交通尖峰時段開往曼哈頓的地鐵比近幾週繁忙一些,但仍遠遠不及疫情爆發前的規模。
70歲的布里根(Brandy Bligen)在「傑克森高地-羅斯福大道/74街」(Roosevelt Avenue-Jackson Heights)車站告訴《法新社》:「關在家足以把人逼瘋。」他說很期待之後能外出用餐。餐廳和美髮院預計於第2階段開放,若感染人數沒有激增,應該會在14天內。
紐約市的酒吧則是第3階段才能開放;而電影院和博物館得等到第4階段,可能是在7月底,且會有人數限制。
另一方面,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擔憂可能引發大規模感染,呼籲參與抗議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枉死的數千名民眾接受篩檢。
《華盛頓郵報》報導,紐約市的檢測與追蹤團隊(Test and Trace Corps)副執行主任布雷(Jackie Bray)表示,如果一直在外參與抗議的民眾,需要接受測試。全紐約市有150多個地點,人們可以在那裡免費進行病毒測試,紐約市最近創造了一項記錄,一天就檢測了3萬3000個人。
時代廣場仍冷清
紐約市逐漸擺脫疫情陰影,今天邁入經濟重啟第一階段,營建、製造與部分零售業重上軌道。但多數人仍在家工作,地鐵乘客稀少,時報廣場人氣未回籠,小吃攤商大嘆生意難做。
紐約市3月1日通報首例2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根據最新官方數據,這100天來,紐約全市超過20萬人確診,2萬1877人確定或疑似染疫喪命。歷經百日危機,紐約市疫情趨緩,總算跨過經濟重啟所需門檻。
紐約州分10區恢復經濟活動,鬆綁限制須符合住院與死亡病例曲線穩定下滑、醫院容量充足、篩檢與接觸者追蹤到位等7大要件。人口約860萬的紐約市是全州最慢重啟經濟的區域。
紐約市衛生專員Oxiris Barbot表示,紐約市的逐步開放並不意味著正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她警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像是老人和其他因病毒引起嚴重併發症的高風險人士,盡可能待在室內。她也敦促紐約人在戶外戴上口罩,洗手並使用洗手液,「我們仍處於緩慢恢復的階段。每天仍有數百人被驗出確診武漢肺炎。」
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上午疫情簡報時宣告紐約已找回活力。但到昔日車水馬龍的時報廣場走一遭,景象依舊冷清,街角的中東小吃攤商對紐約市重啟經濟一無所知。
25歲的法西(Mohmed Fathy)受訪時反問《中央社》記者:「你有見到生意上門嗎?」
法西在時報廣場擺攤3年,未曾經歷如此慘況。他說,今年3月以來生意飽受疫情衝擊,紐約市上週又因不肖分子趁反種族歧視示威期間打劫而實施宵禁,生意雪上加霜,「大家沒有錢,都待在家,大環境很糟糕,我不喜歡這樣」。
紐約重啟經濟分成4階段
依「紐約前進」(NY Forward)4階段經濟重啟方案,營建、製造、批發與農業可在首階段恢復運作。非民生必需類零售店可開門營業,但只能提供路邊或到店取貨服務,顧客無法入店選購。
時報廣場周邊商家幾乎都屬於非民生必需類零售業。為防止暴徒趁亂破壞,LINE、迪士尼(Disney)專賣店與H&M等服飾店全都釘上木板,可能持續停業到經濟重啟第2階段展開為止。
紐約州經濟重啟第2階段,辦公場所恢復開放、零售業店內消費全面鬆綁、餐飲業可提供戶外用餐、髮廊也能開門營業。
紐約市長白思豪上週說,紐約市預計7月邁入經濟重啟第2階段。
紐約市經濟從3月22日起大規模停擺,期間流失超過80萬就業人口,復甦之路漫長。紐約市政府估計,首階段經濟重啟可讓20萬至40萬人回到工作崗位。
但經濟重啟首日,紐約市多數就業者仍居家辦公,地鐵未見往日通勤尖峰時刻的人潮。車廂內沒有強制隔開座位,配戴口罩的乘客大多遠離彼此;月台地面貼上指標,提醒乘客候車時保持距離;站務人員在驗票閘門旁增設攤位,提供口罩與乾洗手液給有需求的乘客。
紐約營建業算是改變最大的領域之一,全市超過3萬處工地復工,工人上工前須依規定量體溫並配戴口罩。
與忙碌的工地相比,紐約市大量商家彷彿仍在沉睡,不少餐廳因無法內用又不便提供外帶或外送而持續熄燈,以往繁忙的第五大道與麥迪遜大道車流量稀少,至少停演到9月的百老匯一片冷清。
空曠的時報廣場上,少了觀光客,扮成動畫角色和超級英雄吸引遊客合照賺錢的藝人也少了,只有蝙蝠俠與神力女超人上工。儘管離昔日熱鬧景象有段距離,但與疫情嚴重時這些街頭藝人完全消失相比,這個仍在療傷止痛的景點已找回些許生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