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疾病COVID-19簡介專輯 (十五)
大腸直腸外科医師: 熊維羆www.crclasvegas.com
續前文
2020年5月15日颱風黃蜂重擊菲律賓,20萬人被迫疏散至收容所,但因應當前疫情,地方當局特別呼籲在收容所中還是得保持社交距離,使得身為新冠病毒熱點地區的菲律賓馬尼拉(Manila)及拉古納省(Laguna Province),更無暇無力因應颱風帶來的損失。印度和孟加拉於5月20日時遭遇超強氣旋安芬(Amphan)侵襲,造成300百多萬人緊急撤離,導致收容所壅塞,衛生條件令人堪憂(BBC, 2020)。
隨夏季到來,高溫、暴雨、颱風、乾旱將接踵而至,各國一手忙著降低疫情造成損失之餘,是否能夠騰出另一手致力於降低氣候災害,實為一大挑戰。
多重重擊:複合性災害
疫情肆虐,各國政府在乎的是如何減少性命的損失及經濟的復甦,面對氣候危機似乎採取更為佛系的處理,但這可能使各國受到氣候變遷的重擊,因為氣候調適需要立即的反應,更需要災前的整備,而這些準備都是在疫情嚴峻情形下,被遺忘的政策及手段。
美國科學組織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UCS)5月中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評論,提及除了菲律賓受颱風衝擊外,斐濟於四月疫情爆發之際熱帶颶風隨之而來,其他亞熱帶地區、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等也都即將進入颱風、颶風的季節。這些災害如颱風、水災、森林野火等都可能造成地方陷入如何在疏散庇護所中保持社交距離的雙重困境;近五年氣候異常高溫造成的東非蝗災,使非洲民眾在新冠病毒流行之前已受飢荒;隨之而來的全球熱浪、乾旱問題,更將造成水資源及電力短缺問題。
城市尤其容易成為疫情與氣候災害雙擊下的受害地區,居住於其中的高脆弱群體如高齡者、貧困者、病患、被監禁者、流浪者、身障者等都可能因為貧窮而無法使用冷氣;澳洲森林野火的倖存者,還在為上次空氣污染的呼吸問題而苦,遇上現在的新冠病毒疫情,更增加了發病率。各種原本就易造成城市衝擊的氣候災害,在疫情爆發後更容易讓其中的醫療及經濟系統癱瘓。
面對複雜與兩難
目前各國政府在行政、災害因應及經濟復原上,已經因為新冠病毒而分身乏術,如果今年也像過去幾年一樣,甚至可能有更多的人口將遭受氣候危害影響,恐怕在災害管理上會完全超越目前區域所有的承載力。除了健康、病理學專家對於冠狀病毒的立即反應外,災害管理單位也應同時思考到極端天氣事件,做好災前整備及災害因應措施。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UNDRR)在今年4月發佈了因應新冠病毒及氣候危機的文件,將即將可能面臨的挑戰整理如下(UNDRR Asia-Pacific, 2020):
1. 權衡取捨、未雨綢繆
政府部門各局處或階層間研擬因應氣候危害政策時,潛在衝突可能會浮現,例如保持社交距離政策會與醫院及收容所的收容政策產生衝突。相關的新冠病毒政策,也會使氣候危害的疏散演習無法進行,最重要的社區風險溝通工作,也可能因為社區領導者、組織及志工們顧慮疫情,而無法觸及地方,降低了風險溝通的可及性。
2. 最高風險族群的脆弱性
本次新冠病毒肆虐也證實了最容易受到衝擊的族群,除了在病理上易受感染外,與社經地位也有極大的關聯。面對氣候與病毒雙重夾擊,社會最邊緣及最脆弱的族群將會是最需要關注的一群人,然而現有的社會體制下,也不一定能救助到最需要幫助的人。
3. 制度協調、公私協力
複合性災害需要不同政府單位及社區、地區、國家間的合作,疫情與氣候的雙重危害更是需要整合公衛及災害管理單位,更需要社區同時強化自主災害管理。
4. 前線工作者的挑戰
許多因應新冠病毒的措施,降低了緊急救助工作的即時性及速度;鎖國封城、隔離政策也讓許多國際救助單位、救災前線人員及物資等可能導致無法即時進入社區。
Photo Credit:Reuters /
迎戰雙重挑戰
UNDRR同時也提出因應原則,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各國需要面對公衛及氣候類型的複合型災害,除了強化過去應變工作外,更重要的是災防體制還需要更多的改變:
1. 強化複合性災害整備工作及應變計畫
各國應該要發展出應對現有疫情下的氣候災害因應措施,現在研擬的緊急應變計畫應該要重新考慮如何確保高風險群有醫療照護、並在疏散時降低對病毒的暴露,例如是否增設疏散地點及避難所,重新配置急難備品並強化醫療體系,以因應疫情時期可能擴大的醫療需求。Phillips等人認為最立即需要做的是,要確保災害期間基本生活能夠延續,因此供應電力、水資源等的基礎設備是不可少的,平時就應該整備氣候韌性的基礎設施,以助對抗長期的氣候風險(Phillips et al., 2020)。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