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賭城天天報 主頁 > 新聞 > 醫療健康
糖尿病與大腸癌的關係(B)
新聞來源:熊維羆大腸直腸診所發佈作者:熊維羆醫師發佈時間:2019-08-12
 糖尿病與大腸癌的關係(B)

大腸直腸肛门疾病癥狀糸列報導(109)

大腸直腸外科医師:         熊維羆

大腸直腸肛门疾病簡介:糖尿病與大腸癌的關係(B)

 

續前文

 

糖尿病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已是廣為人知,但大家又是否知道,糖尿與大腸癌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大腸癌的風險比對同齡正常人士增加近百分之三十,隨着近年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持續,五十五歲以下較年輕的糖尿病患者患上大腸癌的情況,將更常見。

 

為甚麼糖尿病人會更易患上大腸癌呢?雖然現時暫未有定論,但已有不少研究進行中,相信與兩病的病因和風險因素相近有關,包括肥胖、少運動、飲食不健康,如常吃高脂肉類、加工肉、吸煙、代謝綜合症等,增加患者同時患上兩病的機會。

 

另外,糖尿病人因胰島素抗阻而令體內的胰島素處於較高水平,加上血糖指數高,兩者會增加體內的發炎跡象,加速細胞增生,癌細胞出現的機會隨之上升;同時血管較易堵塞,新陳代謝速度因而加快,令氧化壓力上升,亦會加劇發炎跡象的出現;此外,糖尿病人的循環系統較差,也會令負責「抗敵」的白細胞抵抗力下降,難以清除體內的壞細胞,三者同時影響下,癌細胞自然容易有機可乘。

 

正因如此,糖尿病人應妥善控制血糖,適量運動及控制飲食固然重要,假如單憑飲食和運動無法有效維持理想的血糖指數,就應盡早用藥。現時的新型糖尿藥好處多多,像SGLT2抑制劑不但有效控制血糖,還能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有助減低體內胰島素的含量,同時更有助減肥,多方面降低患癌的風險因素。

 

除此之外,定期進行大腸檢查亦非常重要,五十歲或以上的患者便應開始定期檢查,如有家人曾患腸癌,更應提早至四十歲開始,檢查後視乎風險因素的高低,隔3至5年檢查一次便可;但曾經患癌的病人,由於復發機會比一般人高,檢查宜更頻密。

 

糖尿病與大腸癌癌前病變生長有關

 

最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大腸癌癌前病變(腺瘤)風險可能會增加。

 

研究人員比較278位有糖尿病與278位沒有糖尿病患者的大腸鏡檢查結果,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男性,平均年齡約65歲。結果發現,有29%的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顆腺瘤;無糖尿病者是21%。糖尿病患者的腺瘤數目也比較多,而且多為末期的腺瘤。

 

紐約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中心的Francis C. Okeke醫師在美國腸胃病協會的年會上發表調查結果。Okeke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調節血糖荷爾蒙胰島素常常會比較高,這會促使癌前病變與癌細胞的生長。

 

雖然還有其他研究發現糖尿病與大腸癌癌前病變生長以及大腸癌有關,但結果卻不一致。沒有一篇研究能證明,糖尿病會造成或直接引起腺瘤生長或大腸癌。腸胃專家March Seabrook醫師認為,糖尿病與腺瘤是兩種很常見的疾病,但需要更多數據才可以證明其因果關係。雖然這篇分析有考慮一些會影響結果的糖尿病因素,但不是全部,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繼續遵循大腸癌篩檢的一般性建議,如果沒有風險因子就從50歲開始篩檢。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統計,有近2千6百萬名美國人患有糖尿病;美國癌症協會統計,有超過110萬人罹患大腸癌。

 

Seabrook醫師表示,如果這個結果被認為是有效的,糖尿病確實會導致大腸癌癌前病變生長或結腸癌的話,可能要在糖尿病患者更年輕的時候開始篩檢,而且篩檢的時間間隔要縮短。

第II型糖尿病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及腺瘤的機率。

 

最近美國臨床醫學中心的Limburg醫師所做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認為第II型的糖尿病還是與大腸直腸癌及腺瘤有關,尤其是男性。研究對象共86,000名居民,用來分析第II型糖尿病與大腸直腸癌腺瘤的關係,從1970到1994年得到糖尿病者,並追蹤到1999年看這些人是否得到大腸癌,結果共有1975名居民得到糖尿病,其中51名得到大腸癌;將年齡及各種因素加以分析後,發現標準發生比例(SIR)是1.39但還是以男性為多,男性的SIR是1.67,因此第II型糖尿病還與大腸直腸癌有關,男性特別是有較多的可能因素是抽菸,Limburg醫師強調有糖尿病的人又愛抽菸的人要好好做大腸鏡的檢查。

 

另一篇報導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Early醫師所做的調查,他將更年期後有第II型的糖尿病的女性共100名及健康民眾500名,來做有大腸直腸腺瘤的比較,結果發現有糖尿病的人產生腺瘤者佔37%、沒有糖尿病的人產生腺瘤者佔24%,發生進行性腺瘤的比例是14%:6%;他們認為較肥胖的糖尿病病患及沒有肥胖的對照組比較,危險係數是增加3倍。

 

待續


戒烟 3
恆豐銀行4
Lvy Li 太陽能 2
林孟儒
Hua Lawer
熊維羆大腸直腸 广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