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正值多事之秋,從美中貿易戰升溫、北韓試射飛彈、香港示威到日韓貿易戰,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正面臨東亞地區一連串新危機,他的作法與態度讓盟友漸失信心。
【綜合報導】東亞正值多事之秋,從美中貿易戰升溫、北韓試射飛彈、香港示威到日韓貿易戰,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正面臨東亞地區一連串新危機,他的作法與態度讓盟友漸失信心。
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上任以來,一直試圖解決北韓非核化與中國掠奪性貿易行為兩大棘手挑戰。但過去12天內,北韓4度試射飛彈,美中貿易戰也從關稅戰升級為更廣泛的匯率戰。
與此同時,美國對抗北京與平讓的兩個主要盟邦日本與南韓,因歷史糾葛陷入貿易爭端,但川普無力也不太願意介入協調。
另一方面,香港爆發的大規模民主示威活動,外界擔憂北京可能動武鎮壓,這也讓很少談及言論自由與人權的川普面臨考驗。
前白宮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指出,這些都是大問題,也都是前幾任政府遺留的問題,將其歸咎於川普政府並不公平,但川普缺乏明確的貿易與人權戰略使問題加劇。
儘管白宮幕僚表示川普與其團隊一直積極介入處理上述問題,也向美國盟友確認美國的決心,甫上任的國防部長艾斯培、國務卿蓬佩奧以及國家安全顧問波頓近期都前往亞洲訪問,但報導指出,川普對解決盟友之間的爭議並沒有太大興趣。
川普上任後,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南韓總統文在寅共舉行過3次三邊會談。川普上個月曾向媒體抱怨,解決日韓糾紛「就像是全職工作」。川普透露,文在寅要求他協助調停,他也同意幫忙。但私底下,川普政府官員抱怨文在寅違反2015年日韓協議。
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也認為,許多挑戰早已存在,但川普對東亞問題的態度「無效也不在意」,美國在亞洲的盟友間存在信任危機,這些盟友對美國的可信賴度與信心也日益減弱。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執行長方登(Richard Fontaine)指出,東亞地區國家希望看到一個「參與」的美國,但不想陷在美中的全面對抗中,這會讓美國更難爭取盟友。
在尋求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同時,川普也暗示願意犧牲民主與人權的主導權。日前川普在回應北京對香港示威的強硬言論時,曾以「騷亂」(riots)形容香港示威。對於媒體報導香港當局未能保護受到親政府人士襲擊的示威者,川普依然稱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現得「非常負責任」。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就表示,相較於表達對示威者的支持,川普似乎對維持與習近平的關係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