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音樂傳奇巴布狄倫(Bob Dylan)榮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為首位獲頒這座享有國際盛譽獎項的歌手及作曲人,使許多觀察家相當吃驚。
法新社報導,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表示,高齡75歲的「搖滾民謠詩人」巴布狄倫得獎原因是「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巴布狄倫2011年4月曾來臺開唱。
在現場參加諾貝爾獎發布會的記者聽到揭曉結果後,驚訝地倒抽一口氣,並給予熱烈的掌聲。巴布狄倫過去幾年屢成外界猜測的人選,但從未被認為是有力的競爭者。
瑞典學院常任祕書戴紐斯(Sara Danius)表示,巴布狄倫的歌曲「在聽覺上饒富詩意」。瑞典學院在巴布狄倫的生平記事中指出:「巴布狄倫擁有偶像的身分。他對當代音樂影響深遠。」
巴布狄倫將抱走800萬瑞典克朗(約新臺幣2940萬元)獎金。
巴布狄倫過去獲得11座葛萊美獎、1座金球獎,更在2001年以電影「天才接班人」(Wonder Boys)的主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頒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巴布狄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他的大多數著名作品都來自1960年代的反抗民謠,也被廣泛認為是當時美國新興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儘管他否認了這一點。
他的部分早期作品成為了當時美國民權反戰運動的聖歌,例如「Blowing' in the Wind」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1960年代中期巴布狄倫開始從原先的抗議民謠風格轉型,並在1965年發行單曲「Like a Rolling Stone」,也從此改變了流行音樂的傳統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