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今天公布,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成長率為3.5%、3.6%,儘管全球經濟似處於成長趨勢,但IMF警示,一些結構性障礙可能影響復甦,保護主義正是顯著威脅。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公布「世界經濟展望」(WEO)最新內容,報告以「成長動能?」為名指出,雖然對今年世界經濟成長率估值從去年10月的3.4%微幅上修0.1個百分點、達3.5%;但IMF警示,全球經濟仍有結構性的障礙影響復甦,世界經濟中、長期來看仍有下滑風險,可能面臨轉折點。
IMF經濟顧問歐布思費爾(Maurice Obstfeld)說,當前對全球經濟最顯著的威脅就是保護主義趨勢,這將引發貿易戰。
在未點名美國的情況下,他表示,主要已開發經濟體在全球金融危機後復甦放緩,再加上許多因素如收入成長停滯、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錯位,導致在政治上形成零和政策應對,這些都可能損害國際貿易與多邊合作。
IMF維持今年1月初的預測,預估今、明兩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為2.3%與2.5%。
歐布思費爾特別指出,全球的收入不均趨勢與貿易有關,然而,這應歸因於科技不斷進步與改善、從而促進貿易,政策制定者應關注讓勞動者技能隨科技提升,而不是屈服於政治壓力、導致貿易與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倒退。
他提醒,「屈服於這些壓力是自討苦吃」,各國政府應採取符合生產率最大化的貿易政策,並以配套措施將對外貿易收益再分配,提高勞動力技能和適應性,確保受負面影響的群體穩定調整,「但令人遺憾的是,各國政府通常認為關起門來、限制貿易更簡便,不願花心力進行各項結構改革。」
對於中國,IMF則分別較今年1月的估值微幅上調0.1與0.2個百分點,估計中國大陸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6.6%、6.2%。
IMF表示,上調對中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反映出北京政府加強政策支持的力度高出預期;然而,IMF警示,中國金融體系中的信貸高成長與脆弱性持續增加,都可能影響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金融狀況、甚至是造成全球經濟面臨下滑風險的可能因素之一。
造成全球經濟下滑風險的可能原因還包括美國升息步伐加快、超出預期,這恐導致全球金融更吃緊,美元大幅升值,對體質脆弱的經濟體造成不利影響。
IMF指出,也因美國與中國未來都面臨不得不取消或改變政策支持、以避免不可持續的財政狀態,中長期來看,這也讓全球經濟成長面臨風險的情況更顯著。
IMF最後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經濟體系也面臨嚴重壓力,儘管整體上來說對世界經濟發展有成效,但因成長引發的各種轉變、在各國國內過於頻繁地出現不平等的回報與代價,讓外界對這一體系產生質疑。各國政府應以政策介入消除這類不平等,以確保開放、協調並惠及所有人的貿易體系穩定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