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傳出考量3奈米赴美設廠。工研院IEK主任室計畫副組長楊瑞臨指出,臺積電3奈米選址非常關鍵,牽涉布局量子電腦1奈米以下的次奈米新技術和材料。
臺積電今天最新回應表示,公司還在評估3奈米製程會在哪個地點落腳,相關評估作業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因此目前到明年上半年還有數個月,不會這麼快做這麼重大的決定。
至於會不會在美國進一步投資,臺積電引述董事長張忠謀先前指出,並未排除可能性,但現在說 3奈米製程會在美國落腳,言之過早,因為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做決定。
臺積電表示,南科高雄園區路竹基地也未排除在外,持續觀察,選地尚未決定。至於電力問題,臺積電重申,考慮設廠地點,水、電、土地、人才,都非常重要。
楊瑞臨分析,臺積電的3奈米製程,應該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下電晶體製程微縮的可能最後節點。臺積電3奈米製程將是關鍵的轉唳點,以銜接1奈米製程和1奈米以下的次奈米新材料技術。
楊瑞臨預期,臺積電1奈米製程可能不會服膺摩爾定律,也可能不會採用矽材料,而是使用新的次奈米技術和新材料。
他研判,臺積電布局3奈米製程,就會一併整體設想到下一階段次奈米製程技術和關鍵新材料的產業布局。
楊瑞臨指出,臺積電在考量3奈米製程晶圓廠的地點,絕對不是只有考量水、電、土地、環評等因素而已,還牽涉到選址設點當地是否具備未來半導體全新次奈米技術與關鍵新材料的研發實力、人才需求和產業鏈生態體系,因應未來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發展趨勢。
全球包括美國、歐盟和中國大陸等政府、學界、研發單位和企業,正在大幅編列預算,積極布局量子電腦技術,鎖定資料中心的人工智慧(AI)處理應用。從企業來看,又以IBM和谷歌(Google)投入最積極。
楊瑞臨表示,資料中心用高效能運算(HPC)的處理器(GPU)應用,帶動10奈米、7奈米、5奈米到3奈米製程發展,不過到了3奈米製程,處理頻率速度應該就會到頂了。
他指出,量子電腦和人工智慧(AI)應用,處理器速度要更快,也就是每單位時間處理位元數要更多,但是到了3奈米製程之後,技術就會遇到瓶頸,耗電量會更大。
楊瑞臨表示,量子電腦技術可能不會以矽材料為基礎,可能採用全新2維材料,處理器必須具備4位元、甚至16位元的處理能力,因此,量子電腦的處理頻率速度不用這麼頻繁,又可以大幅省電,預估量子電腦的耗電量可能比現在電腦的耗電量,降低到千分之一甚至到萬分之一。
楊瑞臨指出,量子電腦技術應用,牽涉到1奈米製程及下一階段次奈米製程的技術開發,可能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生態。
他預期,臺積電3奈米製程預估2022年到2023年進入試產階段,1奈米製程可能在2026年到2027年進入試產階段。
楊瑞臨認為,臺積電3奈米製程的設廠地點,牽涉到1奈米以及之後新世代次奈米技術和產業鏈的布局,臺灣若要留住臺積電的3奈米製程晶圓廠,要把眼光看到8年到10年之後的全球半導體產業與新興技術發展趨勢。
他指出,臺灣不能單單只從環評或是水電土地的角度出發,更要進一步掌握半導體技術發展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布局趨勢,培養和深化量子電腦的技術、人才和資源,全方位替臺積電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