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數位時代,消費者的面貌及習性產生哪些轉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日前發布「全球全零售調查報告」指出,受網路、社群網站等新科技賦權,消費者較以往取得更多的購物控制權,購物不僅是基於對產品需求的考量,手機及社群網站扮演媒介、黏著功能,使消費行為更為複雜。
報告顯示,手機已迅速成為至關重要的購物媒介,有47%的受訪對象表示,會使用手機購物,比率較前一次調查的30%快速增加。不過,進一步分析,仍只有不到3成的民眾會把手機視為主要購物工具,且從未只用手機或平板購物的受訪者仍高於5成。
如何解讀這樣的現象?報告指出,手機等行動裝置對於民眾購物的重要性,不在於完成多少交易,而是如何幫助消費者比對價格、獲取產品資訊,或向朋友尋求可靠意見或找到店家所在,是付款前的關鍵行為。49%的受訪者表示,購物前會使用行動裝置研究產品、比較競爭對手的價格,31%會使用手機尋找商店位置,25%會使用手機優惠券。
由此看來,手機等行動裝置與傳統銷售通路之間,並非單純為相互取代的消長關係,行動科技反而成為數位與實體店面體驗之間的黏著劑,現代消費者尋求的是一種「全通路」體驗,使用各種設備互聯,串聯成獨特的購物體驗。
另一方面,雖正處於起步階段,但社群網站的興起,正開始影響消費型態與零售樣貌。34%受訪者表示,會透過社群網站追蹤喜愛品牌或零售商;28%藉由社群網站認識到本來不知道的品牌,或逐漸培養出興趣;27%受訪者藉由社群網站研究特定品牌、閱讀他人使用後的回饋。上述比率皆較往年調查增加。
調查指出,因此,零售商若不想方設法創新,找到有效透過社群網站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如提高搜尋引擎排名、尋找有經驗者重塑社群網站形象,或投資品牌資產,把消費者直接引導至品牌網站,增加直接流量,表現恐將倒退。
「全球全零售調查報告」針對全球六大洲、19個地區,超過1.9萬名消費者進行線上調查,調查期間為2014年8至9月間,旨在了解及比較消費者購物行為與使用不同消費管道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