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房地產市場跌入谷底,一直依賴房地產收入的地方政府財政困難達到極限,許多基礎建設工程被迫擱置成了爛尾。像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街道上,有一排排的鐵路橋橋墩,但關鍵的鐵軌卻不見蹤影。附近民眾抱怨,鐵路橋工程擱置多年毫無用處,都成「古蹟」了。 根據外媒報導,這條全長45公里、穿過市中心的鐵路於2016年開始建設,原定今
【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房地產市場跌入谷底,一直依賴房地產收入的地方政府財政困難達到極限,許多基礎建設工程被迫擱置成了爛尾。像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街道上,有一排排的鐵路橋橋墩,但關鍵的鐵軌卻不見蹤影。附近民眾抱怨,鐵路橋工程擱置多年毫無用處,都成「古蹟」了。
根據外媒報導,這條全長45公里、穿過市中心的鐵路於2016年開始建設,原定今年營運,總工程費預計126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565億元),然而,因為柳州市預算不足,工程於2021年停止,只留下橋墩和車站。
去年11月4日,柳州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集團發布施工通告,表示將對橋墩柱及搭建的附屬設施進行拆除。然而,移除一根墩柱需要費用約1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4.8萬元),許多當地民眾表示,這樣一建一拆,不知道又浪費了多少柳州人民的血汗錢,直喊「當初就不該建。」
此外,與廣西相鄰的貴州省也有因為財政困難而陷入停滯的公共項目。在貴陽市,一條本應於2021年竣工的主幹道至今只修建了一半,路面瀝青多處剝落、雜草叢生、水坑隨處可見。
中國房市近年陷入低迷,泡沫破裂多年後,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售收入減半。曾為基礎設施開發而發行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償還負擔也加重,財政壓力增大,未完成而被遺棄的公共項目增多。儘管如此,中央政府仍指示地方政府加速公共項目,以支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