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香港政府的防疫程式“安心出行”自兩年前推出以來一直飽受爭議。外界更把"安心出行"與中國大陸使用的"健康碼"相提並論。事實上,"安心出行"很有可能很快與健康碼"看齊。港府計畫把"安心出行"實名制並加入"紅黃碼",強調這是為了識別高風險人士而不是追蹤市民。資訊科技界人士則擔心,將來有了實名制,港府可以隨意掌握港人的行蹤。
目前港人進入各類指定場所,包括餐廳、商場等都要使用“安心出行”。港府計畫把程式實名制,並仿效中國大陸引入“紅黃碼”,確診者會轉紅碼,檢疫人士會轉黃碼,不能進入醫院等高風險場所,也不能參與脫下口罩的活動。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7月11日強調,此舉是為了防疫,不是為了追蹤港人行蹤。
盧寵茂:“我們現在考慮的紅碼,主要是給確診者,用來識別,而不是追蹤,我們要識別這個人原來是高風險。我認為所謂自由,與自私有時會容易混淆,感染者其實不應有自由到處走影響公眾的健康。”
盧寵茂強調,此舉並非要追蹤及限制市民自由,而是要設多重防線。 新安排能更精准識別確診者及高風險人士,並讓隔離安排更人性化,越快推行越好。
2020年11月,香港政府以防疫為由推出流動應用程式“安心出行”,要求市民在進入政府辦公場所以及餐廳、戲院等公共場所時,掃描二維碼。
“安心出行”授權大量隱私,引發憂慮
雖然“安心出行”不需要開啟GPS定位功能, 但用戶必須授權程式使用手機的通訊網路,攝像頭,通知功能等大量功能,這使外界質疑“安心出行”是為了監控港人,而非防疫。創新及科技局等政府部門則反駁說,“安心出行”沒有追蹤行蹤功能,也不會洩露隱私。今年5月,香港有媒體揭發“安心出行”內置人臉識別功能。港府其後澄清,“安心出行”運作毋須採用人臉識別功能,並已要求承辦商研究刪除相關功能。
香港新冠病毒單日確診從上月初開始不斷上升,到近日徘徊在3000起左右,入院人數也倍增至接近1000人。盧寵茂批評有人把“安心出行”實名制和紅黃碼無限上綱,強調“安心出行”改為實名制後仍然不具追蹤功能。
香港民主黨資訊科技及廣播政策發言人冼卓嵐卻擔心,實名制會成為港府掌握港人行蹤的工具。
實名制可能成為掌握行蹤的工具
冼卓嵐: “如果沒有實名制,(即使有‘安心出行’),誰也不會知道這部手機是我冼卓嵐的,但是當有了實名制,當局就能確認電話的主人是誰,手機機主確實到過哪裡,只要把資料連貫起來,就能掌握手機擁有者的行蹤。還記得安心出行剛推出時,港府官員曾公開表示,無意推行實名制,目前看來他是自打嘴巴。”
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資料小組召集人黃浩華認為, 外界不應僅僅把焦點放在“紅碼”,並反駁“外界把新措施‘無限上綱’”的說法。
黃浩華:“如果港府打算每天甚至即時更新紅黃碼的話,從技術或工程角度而言,資料搜集增加是無可避免的。還有就是,將來黃碼如何定義呢? ‘與紅碼人士同住’?‘與紅碼人士交談? ‘兩人是同事?’這些問題肯定會產生。結果是當局為了徹查紅碼人士與身邊人的關係與聯繫,被迫收集更多資料。這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呢?”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香港的環境和中國大陸以及澳門不同,港人對“實名”兩個字有顧慮,如果處理不慎可能影響到商業活動。他說,將來港府發放“紅碼”的目標群組必須清晰,否則會擾民和製造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