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今年10、11月間舉行的中共19大,雖不涉及領導換代,但卻可能是一次幅度不算小的權力洗牌。除了由「60後」接替「40後」進入權力核心,也是習近平成為黨內強人的重要臺階。
而將在3月初陸續登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2屆全國委員會,以及中國大陸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5次會議(兩會),儘管距離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還有7、8個月,卻被外界認為是觀察指標之一。
今年「兩會」的最大特徵,莫過於一大批2016年以來才上任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政首長,以兼任全國人大代表的身分亮相,並主持各自省區的代表團會議。但他們的亮相,可不是「鏡頭前的新面孔」這麼簡單。
據統計,2016年1月至今,全中國大陸31個省區中,已有14個省區的中共黨委書記及22個省區的行政首長換人,用「大換血」來形容,並不為過。這其中,至少有9人被認為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人馬,占了新任者的1/4。
由於今年「兩會」是中共19大前最後一次「兩會」,省級黨政一把手如此大規模的換血,便被視為習近平由下往上,鞏固自己權力核心的手段。特別是,在自己被奉為黨中央的「核心」後,習近平更需要在黨內廣布自己人,且須從地方著手。
那麼,「兩會」結束後,是否代表習近平在省級黨政一把手的布局宣告結束?並沒有。因為,31個省區中,目前只完成約半數的黨委書記更替,也就是只完成了「上半場」。而「兩會」過後,還將陸續展開「下半場」的換將。
況且,還沒換將的省區裡,還包括北京、上海、重慶3個直轄市的書記。而由於中國大陸4大直轄市(加上天津)的書記通常是政治局委員,因此這3個書記職務,又牽動著政治局委員甚至是政治局常委的更動。
因此,從3月中「兩會」結束後,到中共19大舉行的7、8個月期間,「下半場」的省級黨委書記更替,將比「上半場」更有看頭,也更具指標性。
別人不說,光看「入常」(晉級中共政治局常委)呼聲不低的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如何調動?何時調動?就將是中共19大前很有看頭的人事大猜謎。因為,韓正既與長居上海的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友好,也曾與曾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共事。
同時,另兩位入常呼聲更高、被認為是2023年接任總書記、國務院總理人選的「60後」(1960年後出生)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與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職務調動的受關注度則更勝韓正。因為,胡、孫二人久被歸類為「團派」,但在許多傳聞中,「團派」並不為習近平所喜。
另一方面,韓、胡、孫三人是否入常,固然受到關注。三人一旦入常,接任者由於晉級政治局委員的機率大增,同樣受到矚目。屆時,習近平要安排哪些自己人或親近者擔任,又是個能讓各界想破頭的話題。
上述的中共黨內人事更迭,在習近平主導下,由下往上,基礎則建立在7名政治局常委中,5名「40後」常委的退休。然而,今年滿69歲的習近平反腐大將、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一直被認為可能打破「七上八下」(67歲為入常年齡上限)的慣例而留任。
王岐山一旦留任,就將擠壓到其他人入常的空間。況且,王岐山破例留任,習近平要如何擺平年齡同樣超過67歲而不留任的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張高麗等4人?屆時都將是角力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