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中國一輛小米SU7電動車在高速路段碰撞後爆燃釀成3死,引發各界關注,也對於電動車的智慧駕駛系統、電池安全等問題議論。中國汽車專家坦言,這起事件顯示「造車新勢力」面對共同難題。 3月29日晚,3名女大學生駕駛小米SU7前往安徽準備參加公職人員考試,車輛卻在銅陵樅陽高速發生碰撞後起火燃燒,3人都身亡。死者家屬則控訴,小米SU7在撞擊後電池爆燃,導
【綜合報導】中國一輛小米SU7電動車在高速路段碰撞後爆燃釀成3死,引發各界關注,也對於電動車的智慧駕駛系統、電池安全等問題議論。中國汽車專家坦言,這起事件顯示「造車新勢力」面對共同難題。
3月29日晚,3名女大學生駕駛小米SU7前往安徽準備參加公職人員考試,車輛卻在銅陵樅陽高速發生碰撞後起火燃燒,3人都身亡。死者家屬則控訴,小米SU7在撞擊後電池爆燃,導致車輛起火並斷電,車門無法打開,使得3人命喪車內。
綜合第一財經、澎湃新聞報導,小米創辦人雷軍表示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甚麼事,都不會迴避,將繼續配合警方調查;小米汽車也發布「關於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一文,回應外界。然而這起事件仍讓各界對於電動車的行車安全抱持疑慮。
報導引述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表示,小米汽車燃燒事故中尚未解答的疑問,背後代表的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共同難題。
朱西產說,何時發現風險、何時就發出報警提示,是智駕系統在整個行業通用的標準。但根據小米公布的摘要資訊顯示,從自動輔助駕駛(Navigate on Autopilot,NOA)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到「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僅2到3秒鐘,「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駕駛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進行應對」。
他進一步說明,在事故發生之前,駕駛緊急取消智慧駕駛、急打方向盤等操作,但沒有完全剎車,因此未充分減速,以時速近100公里的速度撞上護欄,造成悲劇。
總體而言,朱西產認為,「警報不夠及時、反應時間不夠充足」。車輛的駕駛人監測系統(DMS)檢測到駕駛出現較長時間的分心狀態,兩次以上提醒還無效,就應該停止使用NOA功能,藉由這樣的懲罰措施避免駕駛錯把輔助駕駛系統當成自動駕駛系統使用。
報導指出,目前智慧駕駛仍處於初級階段,輔助駕駛的範疇,車輛具備部分自動化功能,如自我調整巡航控制和車道維持輔助等,但駕駛依舊需要時刻保持警覺,隨時準備接管車輛的控制。
中國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認為3名女生在撞擊當下可能就失去意識了,或者是根本不知道車門有緊急把手;也有些人痛批小米賣車全靠行銷,「我是不會拿一家人的命去試車」、「小米坑的就是年輕人」。
另外,這起事件在微博的文章關鍵字為「小米SU7被曝高速上碰撞爆燃致3死」、「警方回應小米SU7高速車禍致3死」,但中國網友發現這些關鍵字迅速被撤下熱搜排行榜,狠酸小米出事了竟然只知道刪消息,「雷大善人(指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見不得事故,都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