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計畫在二○二四年後停止撥款給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國際太空站(ISS),並將這個繞行地球軌道的實驗室,交由民間產業從事商業營運之用。消息曝光後引發反對聲浪,尤其因為美國政府為興建並運作ISS,已挹注近一千億美元(約三兆臺幣)鉅資,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說:「在投資數十億美元後竟撤銷該計畫,是最愚蠢的事之一。」
華盛頓郵報取得NASA內部的文件報導,「二○二五年結束聯邦政府對ISS直接支持的決定,並不表示該平臺屆時將脫離地球軌道—可能的方式是業界將ISS做為未來的商業平臺,繼續運作其某個部分或者性能。未來七年,NASA將擴展國際與商業夥伴關係,以確保人們繼續前進及在近地軌道(low-orbit)活動。」
ISS是由NASA領導、美國和俄羅斯共同開發的近地太空站。太空站允許國際團隊,尤其在與加拿大、歐洲及日本太空機構的合作下,於近地軌道的環境中從事科學研究。
川普政府將在二○一九會計年度提出一.五億美元的ISS預算,未來幾年還將增加相關預算,「致使商業實體與能力得以發展與成熟,確定ISS的商業承接者可以運轉」。華郵也報導,為確保移交順利,華府將要求民營機構提出市場分析與發展計畫。
ISS民營化計畫料將面臨強烈反彈。提供太空站3D列印器材的「太空製造公司(Made In Space)」執行長拉許(Andrew Rush)說:「ISS的建造是為了科學與人類探索,而非圖利。」航太產業協會(AIA)太空系統副主席史拉澤(Frank Slazer)表示:「由於美國涉及的國際協議,因此要將ISS轉變成真正的商業前哨基地非常困難。」波音公司太空站計畫經理默奎恩(Mark Mulqueen)指出:「現在拋下ISS將是個錯誤,威脅美國的太空領導地位、傷害航太商業市場及科學社群。」
一九九八年,ISS第一個部門開始運作,在前美國總統布希任內,NASA開始將ISS一些支援任務外包,運補飛行現在由SpaceX及Orbital ATK公司承包。NASA正研究是否可將ISS壽命延長到二○二八年以後,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認為,對於ISS的任何決定應取決於NASA的該項研究報告。